轩辕宏迈针对新建园区弱电系统建设进行前期规划,涵盖机房工程、网络工程、综合布线、安防监控、门禁道闸、广播会议系统六大核心子系统。规划范围包括园区内所有建筑物及公共区域,旨在构建安全、高效、智能的弱电基础设施,满足园区日常运营、管理及未来扩展需求。系统设计遵循前瞻性原则,预留技术升级空间,确保 5-8年内技术领先性。
系统规划严格遵循可靠性、先进性、可扩展性 、安全性及经济性五大原则。采用成熟稳定的技术架构,关键设备与链路冗余配置,保障7×24 小时不间断运行。技术选型兼顾当前行业标准与未来发展趋势,支持模块化扩展。通过多层次安全防护机制,保障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。在满足功能需求前提下,优化资源配置,控制总体成本。
机房工程作为园区弱电系统核心枢纽,选址于园区中央建筑物一层,面积不小于120平方米。采用Tier 3标准设计,配置独立供配电系统、精密空调、气体灭火装置及环境监控系统。机房区域划分为服务器区、网络设备区、配电区及操作区,采用防静电地板(高度 ≥300mm)及上走线桥架。温湿度控制范围分别为22±2℃、45%-65%,供电系统配置UPS 不间断电源,后备时间≥2小时,接地电阻≤1Ω。
网络架构采用三层拓扑结构,核心层配置双机冗余核心交换机,汇聚层按建筑物分区设置汇聚交换机,接入层覆盖各楼层及公共区域。网络类型包括办公网、安防网、物联网专用网三网隔离设计,其中办公网带宽≥10Gbps 主干,1Gbps到桌面;无线网络采用802.11ax标准,AP点位覆盖密度满足每 50平方米1个,支持无缝漫游。网络安全部署下一代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、行为管理设备及网络审计系统,出口带宽配置≥1000Mbps,冗余链路保障。
综合布线采用星型拓扑结构,支持语音、数据、图像等多媒体信号传输。水平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,传输频率≥250MHz,垂直干线采用万兆多模光纤( OM3),建筑群子系统采用室外单模光纤(OS2)。所有线缆均需满足阻燃等级CMP标准,桥架与管路材质为镀锌钢管或铝合金。信息点配置密度按办公区域每 10平方米2个数据点、1个语音点,公共区域每50 平方米1个数据点设计,所有信息点均支持POE供电。
安防监控系统覆盖园区出入口、主干道、电梯轿厢、停车场等关键区域,共计配置高清网络摄像机≥200台。其中出入口及主干道采用4K超高清智能球机(支持智能分析功能),其余区域采用 200万像素红外枪机,夜间可视距离≥50米。存储系统采用NVR集中存储,存储容量≥180 天,支持RAID5冗余保护。监控中心配置9块55英寸液晶拼接屏,实现画面轮巡与重点监控,系统支持与消防、报警系统联动。
门禁系统采用TCP/IP联网型架构,覆盖建筑物出入口、重要办公室及设备间,共计配置门禁控制器≥50 台,读卡器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,支持CPU卡扩展。道闸系统设置于园区主出入口2套、次出入口 1套,采用车牌识别+IC卡双识别模式,支持无人值守与远程开闸功能。系统具备防尾随、防冲撞设计,道闸起落时间≤3秒,通行效率 ≥30辆/分钟,所有记录实时上传管理中心。
广播系统采用分区控制架构,覆盖园区公共区域、办公楼宇及室外广场,配置IP网络广播终端≥80 个,室外音柱功率≥30W,室内音箱功率≥10W,信噪比≥85dB。会议系统包括多功能报告厅 1间(配置同声传译、高清投影、数字发言系统)、中型会议室3间(配置视频会议终端、高清摄像、音响系统)及小型会议室10间(配置基础会议设备),所有会议设备支持集中控制与远程管理。
项目实施分为五个阶段推进:第一阶段(1-2周)完成现场勘查与深化设计;第二阶段(3-4周)进行材料采购与设备选型确认;第三阶段( 5-12周)开展管线敷设与桥架安装;第四阶段(13-18周)进行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;第五阶段(19-20周)组织系统联调与竣工验收。各阶段设置质量控制点,需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。
项目总预算控制在园区总建设投资的3%-5%,其中各子系统占比为:机房工程25%、网络工程 20%、综合布线15%、安防监控20%、门禁道闸 10%、广播会议系统10%。设备采购优先选择国产一线品牌,预留10%不可预见费用。施工周期按 20周计算,人工成本占总预算的25%-30%,系统建成后提供3年免费质保期,终身技术支持服务。
轩辕宏迈规划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,构建覆盖园区全范围的弱电基础设施体系,六大子系统协同运行,满足园区智能化管理需求。方案实施后将显著提升园区安全防护能力、运营管理效率及信息化水平,为后续智慧园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各专业协同,严格执行设计规范,确保系统建设质量。
【本文标签】 弱电工程资讯
【责任编辑】